contact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69號省委黨校文欣校區(qū)
  • E-mail:wdhl29@163.com
  • 聯(lián)系電話:0571-88360966
  • 郵編:310012
您現(xiàn)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年代園地 - “人脈投資”的10條建議
“人脈投資”的10條建議
作者:許維發(fā)布時間:2015-02-05

誰都知道人脈很重要,所以有些人非常勤奮的“做人脈”,他們往往會這樣做:


*積極的參與各類線下活動,逢人就換名片、加微信。

*見到名人或者重要人物必合影,而且他們還會掏出手機來給你看。

*逢年過節(jié),給所有他覺得重要的人發(fā)一條相同的祝福微信,比較有心的會在復(fù)制的時候改一下前面的名字,以示重視。

*動不動喜歡拉一個微信群,名字一般叫什么“XX行業(yè)精英群”,每天早晨準時在群里說早安、發(fā)心靈雞湯。

*和你聊天的時候,會本能的提及他“認識”的一些大人物。如果名字是兩個字的,他們喜歡叫“老X”,比如稱呼馬云為“老馬”。如果名字是三個字的,一般會去掉姓只說名,比如會稱呼馬化騰為“化騰”。當然,稱呼Pony、Jack、Robin就顯得更有格調(diào)了。如果你問他Pony是誰?他會一臉驚恐的告訴你:“就是化騰啊,圈里人都叫他Pony”……


前面寫的都是我比較不喜歡的“做人脈”的方法,碰到這樣的人我總會敬而遠之。我曾經(jīng)從事過媒體和銷售工作,這兩個工作都需要一定的人際關(guān)系能力,我把自己的方法總結(jié)歸納為以下10條建議:


1.“認識人多”不等于“人脈廣”


在漢語中,“人脈”這個詞后面往往會跟著“廣”字,似乎人脈越多就越好。一般來說,人脈做得好的人往往認識人比較多,但這句話反過來是不成立的。


你為啥要做人脈?說白了,不就是指望人家以后能給你帶來些好處嗎。如果你認識了很多人,但是在需要的時候人家不愿意幫你,那你認識那么多人又有毛線用呢?所以,人脈法則第一條就是要扭轉(zhuǎn)“以多寡論英雄”的人脈觀。


2. 人脈的基礎(chǔ)是你的“被利用價值”


構(gòu)成我們?nèi)嗣}的絕大部分“好友”,其實都是基于“利益交換”而被連接到一起的。既然是利益交換關(guān)系,那么你能換回來多少價值,也就取決于你自己能給出去多少價值。


請記住這一點:人脈的價值和你認識他多久沒有關(guān)系,和你跟他喝過多少次酒沒有關(guān)系,唯一有關(guān)系的就是你對他有多大的利用價值。你的利用價值越大,他就越會幫你。與其把時間花在多認識人上面,不如花時間提高自己的個人價值。


人脈的價值和你認識他多久沒有關(guān)系,和你跟他喝過多少次酒沒有關(guān)系,唯一有關(guān)系的就是你對他有多大的利用價值。你的利用價值越大,他就越會幫你。與其把時間花在多認識人上面,不如花時間提高自己的個人價值。


人脈的價值和你認識他多久沒有關(guān)系,和你跟他喝過多少次酒沒有關(guān)系,唯一有關(guān)系的就是你對他有多大的利用價值。你的利用價值越大,他就越會幫你。與其把時間花在多認識人上面,不如花時間提高自己的個人價值。


3. 如何“搭訕”


“搭訕”是記者的基本功,簡單總結(jié)一下我用過的搭訕方法:


投其所好:直接搭訕一般要有個理由,最好不要說什么“認識一下吧,多個朋友多條路”這樣的話,大家都很忙,沒有時間漫無目的的交朋友。你最好有一件具體的事情要找他,而且這個事情對他又有好處。比如說,如果你要見江南春,那你最好說:“江總,我們公司想做戶外廣告,能不能和您見個面聊聊?”


托人介紹:找一個中間人,讓他幫忙介紹一下,對方一般都會賣個面子。


自然而然:創(chuàng)造一些看起來很“自然”的機會,毫無功利性的認識一個人。比如說參加晚宴的時候,故意坐在你想認識的人旁邊。參加會議的時候,先去和你認識的朋友打招呼,然后他一般會把正在聊天的人也介紹給你。


目標明確:漫無目的的搭訕行為純屬浪費雙方時間,在行動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認識的人是誰,如果沒想好就不要行動。


4. 從“認識”到“熟識”


搭訕只能解決“認識”的問題,而真正對你有價值的人脈是“熟識”。怎么實現(xiàn)這一步的跨越呢?你們最好至少有一次“深入交流”。


我對深入交流的定義大致如下:交談時間最低不少于1小時;同時在場人數(shù)一般不超過4個人;所談內(nèi)容不局限于工作,如果能夠談及個人經(jīng)歷、世界觀價值觀,那最好不過了。


一次深入的交流抵得上無數(shù)次的泛泛之交。當你成功搭訕了一個人之后,最好在1個月內(nèi)能約他深入交流一次,可以請他出來喝咖啡,可以去他辦公室拜訪,也可以一起吃頓飯。


有人喜歡參加“飯局”,混“圈子”,這類事情我剛做記者的時候做過,后來基本上就不做了,因為投入產(chǎn)出比很低。吃飯的人數(shù)最好控制在4個人以內(nèi),超過4個人的談話就沒有有效信息了。


5. 人脈是投資不是消費


投資品和消費品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我們輕易不會去“消耗”投資品。比如說我們手中有10000股阿里巴巴的股票,我們預(yù)期它的價格會到200美元,那我們一定會把這些股票都留著。


人脈也是一種投資,投資標的是什么呢?就是“面子”。面子相當于就是人脈市場的股票。如果你給了某人一個面子,就相當于購買了1股他發(fā)行的股票,當你在需要的時候你可以請他還你一個面子,這就相當于是拋售了這個股票。


股票拋了就沒有了,所以面子輕易不要去動用,你用一次就少一次。如果能用錢解決的,盡量直接用錢解決,面子盡量用在錢解決不了的事情上。


當然,既然是投資就有漲有跌。有可能你看走了眼,你給了某人一個面子,結(jié)果當你想要的時候他不給你,那就相當于你這個股票跌了。


6. 少“巴結(jié)”,多“互助”和“提攜”


在人脈市場當中,那些名人、高端人士就像是熱門股,誰都想要巴結(jié)他們,但是門檻太高,小投資者怎能攀附的上?你即便花很多錢買了某個大會的門票,甚至幸運的在現(xiàn)場和馬總合了張影,那又能怎樣呢?巴結(jié)這事,成本最高,收益最小,我的建議是盡量少做。


我們最應(yīng)該投資兩類人。第一類是和我們層次相仿的人,大家社會地位接近,所處的人生階段接近,做事的時候交集最大,大家之間是一種平等的“互助”關(guān)系。


第二類應(yīng)該投資的是比我們社會地位略低的人,比如說下屬、年輕人,我們應(yīng)該盡力的去“提攜”他們。一個人要往上走,不但需要上面有人提攜,還需要下面有人支撐,缺少任何一股力量你都是上不去的。


7. 用好“平臺”,事半功倍


所有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職業(yè)基本上都具有平臺屬性。比如說,銷售員可以建立以客戶為對象的人脈網(wǎng)絡(luò),市場人員可以建立以agency為對象的人脈網(wǎng)絡(luò),采購員可以建立以供應(yīng)商為對象的人脈網(wǎng)絡(luò)。


反向思考的話,那些背后有“平臺”的人也是值得結(jié)交的,我們可以通過他連接到他背后的社交網(wǎng)絡(luò)。


不過這里要補充一句,雖然平臺能給很大幫助,但平臺只是一塊敲門磚,關(guān)鍵還是看自己有沒有被利用價值。


8. 合理配置“投資組合”


專業(yè)投資人會把資本投入到不同類型的資產(chǎn)上面,從而形成一個“投資組合”,經(jīng)營人脈也適用這個方法。


既然是組合,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樣給人脈資產(chǎn)分類呢?我是這樣分的:


無利益關(guān)系好友:比如同學(xué)、鄰居、玩伴、閨蜜,和他們相處你啥也不用多想,做最真實、最二逼的自己就好;


工作人脈:比如同事、公司外部合作伙伴,對這類關(guān)系不必太刻意親近,保持“舒適距離”即可,太近了反而讓人多想;


支撐性人脈:比如你的下屬、你看好的年輕人,他們是你未來向上發(fā)展的助推力量,應(yīng)該多給他們幫助和指導(dǎo);


提攜性人脈:比如認可你的領(lǐng)導(dǎo)、給你指點的恩師、看好你的大佬,不過你盡量不要找他們幫忙,多和他們聊天請教,多學(xué)習他們做人做事的方式,學(xué)習他們分析問題的方法,這些才更加重要;


橫向人脈:他們和你可能沒有利益交集,但是對于擴大你的見識很有幫助,比如旅行時認識的驢友、其他行業(yè)的朋友、一起打球的球友。


以上幾種類型的人脈,你的資產(chǎn)組合當中最好都有。


9. 八面玲瓏不可取,要做有個性的人


有些人認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就是會做人了,就能廣交朋友了,對此我是頗不認同。如果你總是喜歡迎合別人,那你能結(jié)交到的就只有那些喜歡聽奉承話的人,這些人有什么值得交往的呢?如果你總是順著人家說,那你的價值又是什么呢?


做品牌的人都知道品牌要有“定位”,其實我們每個人也有個人品牌的,只不過我們管它叫“名聲”,要想讓自己在人脈市場里獲得良好的市場推廣效果,我們也應(yīng)該有定位,那就是我們的“個性”。


有句話叫“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我們只要堅定的做好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命的生活,我們自然就能散發(fā)出一種氣場,它會把那些認可我們的人吸引過來。


10. 珍惜人品,圈子很小


前面9條寫的都有點功利,最后1條咱們來談?wù)勅似钒?,其實我覺得這才是做人脈最最最重要的東西,所以我把它留在最后說。


在這個大數(shù)據(jù)時代里,圈子小到你意想不到,口碑傳播的速度也快到你意想不到。曾經(jīng)有幾次,我收到過八竿子打不到的人的微信,詢問我對一個曾經(jīng)在我手下做事的員工的評價。


出來混,總有一天要還的。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69號省委黨校文欣校區(qū)
  • E-mail:wdhl29@163.com
  • 郵編:310012
  • 網(wǎng)絡(luò)傳真:0571-56287996
咨詢熱線 HOTLINE
  • 0571-88360966
  • 0571-88360989
  • 0571-88360959
Copyright ? 2022 杭州年代專修學(xué)校浙ICP備10034859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