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李國樑
現任香港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一直致力推動香港與海內外的金融科技交流合作。從事金融業(yè)多年后,李國樑先生現于阿里巴巴集團負責金融科技項目。2007年中國首次容許外資銀行進入內地市場的時候,李國樑先生到上海協助銀行開拓國內業(yè)務。隨后十多年,李國樑先生先后任職匯豐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在香港、上海、重慶、廣州和深圳等地負責企業(yè)銀行業(yè)務。
下面是李會長在MBA3.0秋季班開學典禮,“知本與資本的對話”專家面對面,求是論壇上部分講話內容。
年代學校這個名字起的特別好,每一個年代都是有它自己的一些機遇,MBA就是應該教大家如何把握住這些機遇。我在其他地方也有教不同的MBA 課程,年代學校的這個MBA3.0是我見過的里面最實戰(zhàn)的一個課程。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特征,如果大家在考慮創(chuàng)業(yè)或者IPO時,你必須要找一個有規(guī)模的行業(yè),你才能夠做大,我們必須要找到這個時代的特征到底是什么。這個時代的特征是經常變的,并不是保持一致,在變的過程中就會出現機遇。先從歷史先看一下,當年美國有一個特別火的業(yè)務模式,叫目錄購,它會郵寄一本目錄給你,里面有很多商品讓你選,選好之后你就打個電話下單,然后他就郵寄貨物給你。在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商業(yè)模式,但當年是非常創(chuàng)新。當年它為什么能做成,背后是抓住了年代的機遇。它其實是剛好趕上了整個美國的鐵路網絡的快速發(fā)展:美國人居住很分散,如果你要郵購,它寄這本目錄給你首先要有物流吧,寄貨物也要物流吧,以前沒有這個鐵路網絡的時候,物流成本很高,這個商業(yè)模式根本不會成立。如果我們再回過去看那些成功的商業(yè)案例的時候,能提煉出它背后的本質,那我們在判斷未來趨勢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更好的機會了。
我們都經歷過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我們有各種O2O的商業(yè)模式,這種商業(yè)模式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驅動它,大家可以想一下。以前我們都知道中國有14億人口,每人給你一塊錢你就發(fā)達了、暴富了,但是以前你根本就沒有渠道去收這一塊錢,收一塊錢的成本肯定比收一塊錢高,在沒有移動支付的年代,無論當時你的想法多么好,你做什么O2O ,上門服務,甚至送外賣,你都不可能賺錢,因為你收這個錢的成本太高了,但是有了這個移動支付網絡之后,你就發(fā)現所有的互聯網生意、商業(yè)模式如雨后春筍一樣;是不是以前沒有人想過有這種需求?是不是沒有人看到有些需求是沒有被滿足的呢?肯定不是,太陽之下無新事,但是你有沒有觀察到背后一些趨勢方面的變化或許是這個時代的一些機遇,讓你能夠抓住這些,你的想法才能夠落地。
最近在資本市場上比較有趣的一個現象,以前大家去餐廳吃飯,很多都是一個家庭自己搞了個餐廳,很少資本或者風投進入這個行業(yè)的,以前是什么原因他們不敢進去呢?就是因為所有的餐廳都是現金交易,你說你賺了多少錢就是多少錢,我根本沒辦法校驗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我不可能請一個人坐在收銀臺里看著你數錢吧,這個就導致資本市場不敢進入這個行業(yè),因為你是現金交易,最近你會看到有很多連鎖的餐廳出現了,無論是茶飲還是其它的,背后都是需要大資本支持的,那么資本為什么敢支持這種舊的商業(yè)模式呢,其實背后也是移動支付的推動,因為我能夠校驗收入,我能夠控制資金的流向,你的收入我一清二楚,看的清楚,我就敢投。
這些就是以前沒有的機遇,現在因為有了技術,出現了一些機遇,就是我們可以抓住的一些機遇。每個人都對這個年代有自己不同的關鍵詞,我自己感覺上,第一,互聯網;第二,金融市場的超級流動性;這兩個加起來我們通常的理解就是互聯網金融,所以現在通常所說“互聯網金融”是合起來的一個詞語,但是我們要理解這個詞語背后的本質,就是兩件事情,兩件事情可以獨立來看,因為如果你合在一起看,你的視野就會局限在P2P、眾籌這些普遍理解的“互聯網金融“,但是他背后代表的是什么?其實是互聯網導致很多實體企業(yè)的業(yè)務模式能快速增長,這在以前根本做不到,有了這個快速增長規(guī)模之后,我們可能會同時又遇到一個流動性更強的資本市場,那最后的結果是什么,結果就是一家企業(yè)從零到上市,只需要兩到三年,以前可能嗎?以前大家不能想像,現在看到的這些案例太多了,很多這些案例你會發(fā)現從零到N這個過程比以前快速了很多,這個現象背后,一方面互聯網,另外一方面就是金融,所以這個也是我為什么在幾年前在香港的時候就成立了互聯網金融協會,主要就是希望來幫助更多的人來抓住這個時代的一個機遇,過去這幾年也確實看到有很多很成功的商業(yè)案例,其實就是抓住了這兩個底層趨勢的變化。
剛才我們其他專家也說了P2P,它曾經輝煌過,但是因為它走錯了一條路,走了彎路最后就不行了,但是不是代表它背后的商業(yè)邏輯錯了呢,我覺得倒不是,它背后的商業(yè)邏輯我覺得對社會還是有價值的,我們就不說中國現在這個狀態(tài)了,在美國、歐洲,這個是一個十幾年的業(yè)務模式了,但在中國其實以前也有,所謂的影子銀行,其實也就是P2P,但以前P2P都是人傳人的,這個規(guī)模因為沒有互聯網沒有被快速的擴展出去,所以它的風險也沒有快速擴展出去,但有了互聯網之后,所有的業(yè)務規(guī)模能夠快速增長,同時風險也會被快速擴散出去,所以我們再看這些底層的技術的時候也要看它的風險,有時候風險也代表了機遇。比方說最近在互聯網金融行業(yè)里面,P2P一片死水,但是它帶旺了一個行業(yè)就是防詐騙,風控;這個也是這個危機帶來的一些機遇,如果大家今天回到這個題目寫一個商業(yè)計劃,怎么寫,剛才其他專家也都分享了很多經驗,但是寫之前你必須有一個很清晰的思考,到底你想抓住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機遇,你只有跟這個時代的趨勢配合上,才能夠一帆風順。
我們看完過去,希望從中吸取經驗,我們今天如果真的要創(chuàng)業(yè)的話,我們必須要站在未來看今天,未來看的越遠,今天能布局的才能更多,雖然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但是有幾個明顯的技術,或許趨勢已經在發(fā)生了,其中一個就是人越來越健康。背后的原因有兩個:其一,人類過去100年很成功地消滅了很多大的疾病,消滅了戰(zhàn)爭,致命的外部因素可以說已經消滅了,另外就是技術方面的原因,生物科技,中醫(yī)藥的提升,西方的醫(yī)學提升,精準治療各領域。
其實是這些底層的趨勢或者技術在推動著健康產業(yè),如果我們都不能夠保持健康,就沒有健康產業(yè)這一說法了;最近阿里巴巴經常提到兩個H戰(zhàn)略,健康(Health)和快樂(Happiness),這個也是因為背后有了這些技術的基礎才導致到我們需要去滿足這兩個人類的基本需求。大家可以想想,假設我們今天這一代人都能活過100歲,我們對現在的追求、人生計劃應該都有不一樣吧,這個就是一開始我提到的一個時代特征的變化。會有什么不一樣呢,這個當中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商業(yè)機會呢?我覺得其實更多就是體現在健康和快樂這兩個詞當中。
往下落一層,什么能讓人快樂,讓誰快樂?看90后、00后,他們才是最年輕的一代,那么現在年輕一代他們的快樂源泉是什么呢?如果你不了解他們快樂的源泉,那你憑什么去滿足他,讓他快樂來賺錢呢?如果今天你的手機里面刪到只剩下一個APP,大家會刪剩下哪一個呢?通常的答案可能是微信、支付寶、微博這種,如果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去問一下90后們,他們可能會留下一個潮鞋的APP軟件?,F在的90后很關注這個二次元文化,他覺得球鞋是代表了他們的人格特征,我每天就要穿不同的球鞋,甚至左右腳穿不一樣的。這個是他們得到快樂或者是得到社交認同感的來源,除了球鞋這個事情,不止是中國的現象,其實球鞋這個APP是跟美國的一個APP STORE 是一樣的,這個就是我們早幾年說的二次元文化,我們這一代人可能都會覺得很奇怪,不能夠理解。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大家有沒有試過自己去做直播?看直播的可能比較多,直播這個事情在之前這一代人來說,看一下,笑一下就好,甚至有一些年代的人會覺得看都沒什么好看的,但是你不可否認的是它現在變成一個很大的產業(yè)了,那么我們能不能理解背后為什么他們能夠帶來快樂呢?即使你不能理解,那你至少也要接受這個是客觀存在的一個現象。之前的專家提到文化跟藝術這兩個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產業(yè),但是是什么樣的文化,什么樣的藝術,這就帶來不一樣的商業(yè)模式。傳統的中國文化當然會繼續(xù)有一部分的鐵桿粉絲,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有一部分是二次元文化,他也有一部分鐵桿粉絲,二次元文化在投資領域也是比較受歡迎的,它背后的思考其實就是將來的快樂來源跟我們以前理解的快樂來源可能會不一樣。
00后、90后他們成長的經歷跟以前不一樣,這一點我們也是必須要認識到。如果你今天去創(chuàng)業(yè),不出意外,你成功上市可能要三到五年后吧,三到五年后的社會格局或許整個社會的需求還是不是跟現在一樣?你現在如果不想清楚未來,那你今天就沒有辦法成立一個有效的商業(yè)計劃出來,因為你可以想象資本市場人投的并不是今天,都是投大家的未來,那未來需要有未來觀,我們要站在未來看我們的今天,我覺得這個是商業(yè)計劃里面最重要的一點。
這次的MBA3.0課程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中國國內的跟香港的有一個很好的融合,那當我們在說資本市場的時候,其實就沒有邊界這回事,不論你的實業(yè)在哪里發(fā)生,你的資本規(guī)劃永遠都要是全球性的。不論是美國上市,還是香港上市,還是中國A股上市,其實你都必須要全面了解到他們特征,你才能夠作出最正確的選擇,所以我覺得這個課程大家也要把握住這個機會,更多的了解海外的這個金融市場,更好的發(fā)揮資本市場對你們的價值。